首页 新闻资讯 司法公开 法苑文化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案件时空 法治论坛 机构设置 思想作风 党的建设
当前位置: 新闻资讯

绥法“枫”景线丨法官调解化纠纷 八旬老人赡养困局终得解

发布时间:2025-08-18 09:14:42


    “百善孝为先,孝为德之本”。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,更是子女法定的义务。近日,肇东法院宋站法庭成功化解一起赡养纠纷,让八旬老人马某得以“老有所养”,安享晚年。

    88岁的马某,因年迈体弱丧失劳动能力、无生活来源,却面临无人赡养的困境。在亲属搀扶下,他紧握起 诉材料来到宋站法庭,声音颤抖地说:“养儿女为防老,可现在连养老费都没人给我。”

    经法官沟通了解,马某共育有6名子女,但子女间因赡养责任分配存在严重分歧,导致老人生活陷入困境,无奈之下马某才选择起诉,希望通过法律解决赡养问题。

    法官深知,此类家庭纠纷的关键在于化解矛盾隔阂,平衡法理与情理。当日下午,承办法官便联系并召集马某的子女到庭,从“情、理、法”三个维度开展调解工作。

    以情动人:引导子女回忆老人含辛茹苦抚养他们的往事——艰苦岁月里省吃俭用供读书、悉心照料成长的点滴,逐步唤醒子女心中的亲情与感恩。

    以理服人:结合子女各自的工作时间、居住距离、经济能力,分析轮流照料、费用共担等方案的可行性,制定公平且切实的赡养计划,平衡各方责任。

    以法为据:严肃解读《民法典》中“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义务”的规定,明确不履行义务将面临法律制裁,让子女认清法律底线。

    经过多轮耐心调解,子女间的芥蒂逐渐消散,最终达成和解,承诺将齐心协力照料老人。看到子女重归于好,马某脸上露出欣慰笑容,激动地向法庭工作人员道谢:“谢谢你们让我们一家和睦,我能安心过晚年了。”

    此次调解不仅依法保障了“老有所养”,更让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在家庭中重焕生机。


关闭窗口


Copyright©2025 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,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黑ICP备202300893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