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新闻资讯 司法公开 法苑文化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案件时空 法治论坛 机构设置 思想作风 党的建设
当前位置: 新闻资讯

晋位争先 走在前列丨姐弟因地起纷争 法庭调解终和解

发布时间:2025-08-26 09:20:38


    2025年夏,在外漂泊多年的张某晓,因城市生活成本高、打工收入微薄,做出了返乡务农的决定。他期望依靠土地重拾生活的稳定。然而,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后,他发现自家承包地面积小,种植收益难以维持生计。

    在困境中,他想起已故父母生前曾承包村集体六亩肥沃土地。张某晓认为,作为儿子,自己理应继承并耕种这部分土地以渡过难关。但当他前往地块时,却发现这六亩地早已由其姐姐张某燕常年耕种打理。

    法庭受理此案后,没有简单地进行开庭审判。承办法官敏锐地意识到,这并非一桩简单的土地纠纷,其核心是亲情纽带的断裂与修复问题。一纸判决虽易,但可能彻底斩断姐弟间最后的亲情,导致“一代官司三代仇”的悲剧。

    最终,经过法庭的多次努力调解,姐弟二人欣然接受了法庭的调解方案:父母留下的六亩土地,由姐弟二人各分得三亩,并当场签署了调解协议。一场激烈的矛盾纠纷,在法官富有智慧和温度的调解下,得以圆满化解。

    针对本案,法官向双方讲解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归属、流转和保护制度。通过此案,向公众普及了相关土地法律知识,明确了合法财产权益受法律保护的原则,同时也教育民众,维权的最佳途径是协商与调解,而非必然对簿公堂、撕裂亲情。

    农村土地纠纷是影响基层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。此类纠纷若处理不当,极易引发家族矛盾甚至群体性事件。通过调解方式化解家庭内部矛盾,从源头上减少了社会对立面,为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样本。

    六亩土地,丈量出的不仅是田埂的边界,更是司法智慧的宽度与亲情温度的厚度。此案的成功调解,如同一股清泉,滋润了当事人干涸的心田,也为如何处理情、理、法的冲突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注脚。它证明,在法治的轨道上,我们完全可以守护住人间最珍贵的感情。


关闭窗口


Copyright©2025 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,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黑ICP备2023008933号